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“本”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“纲”。为深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,根据统战部工作部署,体育部依托专业优势,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致力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、体育文化节、校外教育实践等系列活动。把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校园并开设专项课程,是一项卓有成效的举措。
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优秀拳种,也是一项内涵深邃、功能多元的体育项目。它以“太极”阴阳哲学为核心理念,集颐养性情、强身健体、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,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。
和其他运动强度较大的武术种类相比,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松、静、缓、匀、连,追求的不是力量的绝对对抗,而是“以柔克刚”“以静制动”“引进落空”,通过化解对方的力量来达到制胜的目的,结合虚实、开合、刚柔、快慢、动静等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中和”之道。
南京艺术学院体育部开展太极拳教学,已走过12载春秋。其初衷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。在新时代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核心,体育作为重要一环,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,是东方文化的智慧结晶。
体育部开展太极拳教学,旨在通过这一独特的体育项目,让学生们,尤其是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,在强身健体的同时,深入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 ,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。太极拳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,“静心”和“放松”特性,能有效帮助他们调节情绪,释放压力,培养平和的心态,是“心理按摩”的有效工具,同时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、培养高尚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,让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源远流长历史更加了解,树立了文化自信。成为他们强健体魄、涵养心性、传承文化、受益终身的有效手段。
如今,太极拳教学已成为体育部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课程面向全校学生,涵盖了本科生与研究生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,不仅传授太极拳的动作招式,还深入讲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、文化渊源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,学生们对太极拳的兴趣日益浓厚,参与度持续提升。并且,太极拳教学成果显著,在各类校内活动以及校外交流中,南艺学子展示出扎实的太极拳功底,弘扬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,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体育力量。